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土地收购储备暂行规定的通知

时间:2024-07-16 02:30:1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8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土地收购储备暂行规定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人民政府


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土地收购储备暂行规定的通知
玉政发〔2002〕2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各委办局:
   《玉林市土地收购储备暂行规定》已经2002年5月17日市人民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二年五月三十日

玉林市土地收购储备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盘活存量土地,优化配置土地资产,根 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 15号)以及《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号)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土地收购储备的组织实施。市 、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土地收购储备工作。
第三条 凡玉林市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储备均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的土地收购储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 据有 关法律法规,将需盘活的存量土地收回或收购,并予以储存,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 地需求的行为。
第五条 市政府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储备、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供应的土 地收购储备制度。
第六条 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共同拟定土地收 购储备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

第七条 土地收购可采取现金收购、挂帐收购和无偿收回三种方式。
现金收购,是指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土地收购时,收购合同签订后直接以 现金给予补偿。
挂帐收购,是指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土地收购时,不直接补偿,待被收购的 土地出让且受让人交清出让金后再给予补偿。
无偿收回,是指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市、县人民政府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无偿收 回的土地。
第八条 土地收购的对象及方式。
下列国有土地使用权,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采取现金收购方式进行收购:
(一)公共利益需要使用的土地;
(二)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改造需要调整使用的土地;
(三)申报的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比标定地价低20%以上的土地。
下列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采取挂帐方式进行收购:
(一)因企业破产或者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需要收购的土地;
(二)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无力继续开发且又不具备转让条件的土地;
(三)按规定需要补偿收回的闲置土地;
(四)其他需要进行收购的国有土地。
下列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依法无偿收回:
(一)市区内无主的土地;
(二)土地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 请续期未获批准的土地;
(三)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土地;
(四)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经批准报废的土地;
(五)依法应收回的土地。
第九条 土地收购一般程序:
(一)确定收购地块;
(二)通知或者公告;
(三)土地收购申请;
(四)权属调查;
(五)征询规划部门意见;
(六)地价评估;
(七)商定收购补偿方案,签订收购合同;
(八)审核报批;
(九)收购补偿;
(十)注销土地登记和土地证书;
(十一)归档入库。
第十条 申请土地收购必须提供下列资料:
(一)土地收购申请书;
(二)营业执照;
(三)法人资格证明或者个人身份证明;
(四)授权委托书;
(五)土地使用权合法凭证;
(六)房屋所有权合法凭证;
(七)土地平面布置图;
(八)主管部门意见;
(九)其他需要提交的资料。
第十一条 采取现金收购的,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被收购的土地单 位和 个人协商,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确定补偿标准、金额及付款时间、方式等。
第十二条 属于无偿收回的土地,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出通知或公告后三 十日 内其原土地使用权单位(或个人)应主动提出申请,逾期不申请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直 接下达《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书》,依法注销该单位和个人的土地使用权。
第十三条 采取挂账收购的,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被收购土地的单位 协商 ,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挂账收购合同》,确定补偿标准、金额等。待被收购土地出让且受 让人交清出让金后二个月内,再按收购合同约定的金额给予补偿,挂账期间不计利息。
第十四条 采取无偿收回土地的,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 政府批准。采取挂账收购和现金收购土地的,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章   土地收购资金及补偿

第十五条 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土地收购储备的专项资金,储备 基金的来源:
(一)土地收益。财政部门从每年上缴的土地收益金、出让金中按一定比例划出给市、 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土地收购运作资本金;
(二)可以通过收购土地的抵押贷款筹措;
(三)市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运作后的增值资金。
第十六条 土地收购补偿标准:
(一)因企业破产或者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需要收购土地的,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改 造需要收购土地的,可按标定地价的60%以下给予补偿。涉及房屋的,应按拆迁有关规定给 予补偿。
(二)其他需要进行收购的国有土地,按土地收购合同约定给予补偿。
第十七条 土地收购补偿的时限:
采取挂账收购土地的,待政府出让该地块并全部收回出让金后二个月内进行补偿。
采取现金收购土地的,待收购合同签订后二个月内进行补偿。

第四章  土地储备与利用

第十八条 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土地储备库。政府无偿收回的土地 ,可 直接进入土地储备库;现金收购的土地经补偿后进入储备库;挂账收购的土地,待收购合同 签订后,以挂账方式进入储备库。
第十九条 对已收购储备的土地,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供应前可以有计划 地组织开发、整理,地上有建(构)筑物、附着物的,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除。


长春市国家机关接待处理群众信访的若干规定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


长春市国家机关接待处理群众信访的若干规定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



(1994年11月26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 1994年12月1日公布施行)


第一条 为了使我市国家机关做好接待处理群众信访工作,保障信访人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保证信访活动的正常进行,密切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吉林省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机关及各部门、各单位必须重视信访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严格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处理群众信访。
第三条 国家机关的信访机构是代表本机关处理信访的职能机构。信访机构提出的处理意见,有关部门、单位应当认真办理。
第四条 信访人依法进行信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信访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信访人向各级国家机关反映群体意愿,可以通过书信形式,也可以当面反映。需要当面反映的,应当推选代表到信访机构进行反映,对反映同一问题的,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五人。
第六条 实行逐级上访制度。信访人反映问题应当先向责任归属部门、单位提出,责任归属部门、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并书面答复上访人。
信访人应当服从本单位或承办部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处理意见。对处理意见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或者同级国家机关信访机构反映,并应提供本单位或承办部门处理意见的书面材料。
第七条 信访人反映跨地区、跨行业的问题或者举报、揭发问题的,不受逐级上访规定的限制。
第八条 信访人利用集会、游行、示威表达群体意愿的,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第九条 对来访人要认真接待,对来信所反映的问题,要妥善处理;对重大的信访案件,有关领导要亲自处理。
第十条 信访工作人员对超过代表人数或越级集体上访的,要进行宣传教育,引导信访人依法上访。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应当到现场进行处理。信访人应当听从信访工作人员的引导,按规定进行上访。
第十一条 各级公安机关要维持信访秩序,对在上访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或者由民政、信访部门设立的收容教育机构收容遣送,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无理取闹,冲击、滞留机关,妨碍公务,阻塞交通,扰乱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二)将老、弱、病、残人员或儿童弃留在各级国家机关进行要挟的;
(三)侮辱、谩骂、殴打或者携带爆炸物品、凶器威胁、恐吓工作人员的;
(四)制造谣言、诽谤攻击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五)纵容煽动群众闹事的;
(六)以上访为名,流窜行骗,影响社会治安的。
第十二条 国家机关及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对在信访工作中不负责任,互相推诿,久拖不办,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及各部门、各单位对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案件,应当在三个月内结案,并按要求上报处理结果;在规定时间内不能结案的,应当向交办机关说明原因,提出请求延期,并在延期的时限内结案。
第十四条 信访工作人员应当政治坚定,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联系群众,模范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信访工作有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国家机关应当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五条 信访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机关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处理信访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丢失、隐匿或者擅自销毁信访材料的;
(三)泄漏信访机密或者将控告、检举材料交给被控告人、被检举人的;
(四)利用职权受贿、索贿、徇私舞弊的。
第十六条 本规定也适用于本市的政党、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信访工作。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4年12月1日

铁路工业产品制造特许证试行办法

铁道部


铁路工业产品制造特许证试行办法

1986年9月19日,铁道部

第1条 为加强铁路工业产品质量管理,促使生产铁路工业产品的企业贯彻执行产品技术标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防止粗制滥造,对铁路工业产品尚未列入国家实施生产许可证产品目录的量大、面广、涉及安全、生产又较混乱的产品,实行产品制造特许证的制度。
第2条 实行铁路工业产品制造特许证(以下简称“特许证”)的产品目录,由部科技局商有关业务局提出,按年度编制实施计划,经部长批准后,于上年十二月底前由铁道部下达。
第3条 “特许证”是对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考核和产品质量的检验结果的证明。“特许证”不作产品质量出厂验收的凭证。
第4条 “特许证”由铁道部统一审核、颁发。部科技局负责“特许证”的管理、审查和监督。对实施“特许证”的产品质量检验和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考核工作,由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部检验中心”)负责统一组织安排。
第5条 凡实施“特许证”的产品,由部检验中心负责组织制订“特许证”产品实施细则和检验、考核办法,在部下达实施“特许证”产品目录计划三个月内完成,报部审批公布。
第6条 “特许证”产品实施细则的制订,应包括以下内容:
1、采用的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或专业(部)标准〕;
2、采用的经正式批准的产品图纸和技术文件资料;
3、产品质量检验、测试考核项点(关键项点和主要项点)及计算方法;
4、产品生产技术条件(质保体系)和考核项条及评分方法;
5、“特许证”自发放之日起的有效期限(3~5年);
6、产品生产企业申请截止日期;
7、产品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法;
8、承担产品质量检测的单位及其状况;
9、收取检测费、检验人员差旅费、管理费的预算表;
10、有关“特许证”的其他事项。
第7条 生产企业必须在“特许证”产品实施细则所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请,逾期不再办理。
第8条 申请“特许证”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必须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2、产品质量必须达到现行的国家标准或专业(部)标准的要求;
3、产品必须有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4、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具有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5、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验手段,计量定级应取得三级合格证书;
6、企业必须具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能保证产品质量生产的稳定;
7、企业要有一支生产该产品,足以保证质量和进行正常生产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检验人员队伍。
第9条 “特许证”的申请、考核、审查、批准程序;
1、企业根据部下达的“特许证”产品目录年度计划,按本办法中产品制造特许证申请书(附件一)的要求详细填写,一式四份,经企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送部检验中心;
2、部检验中心按部批复的产品“特许证”实施细则内容,对申请企业先进行生产技术条件的考核合格后,再组织检验站或有关单位组成产品质量检验小组进行产品质量的检验测试,承担产品质量检验测试的单位对检验测试数据签字并盖公章后交部检验中心,由部检验中心负责提出申请企业生产技术条件考核和产品检验报告,并填写结论性的意见,加盖公章后连同检验、考核评分表一并上报部科技局;
3、部科技局对部检验中心提出的报告、签署的意见及检验、考核评分资料进行审定后报部长批准,对合格企业发给“特许证”,并统一公布;
4、对合格企业的申请书:部科技局、部检验中心各存档一份,返回给申请企业和其上级主管单位各一份,其他有关部门发给复印件。
第10条 申请“特许证”的企业经生产技术条件考核或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者,允许企业进行三个月至半年时间的整顿,再进行申请,第二次审查仍不合格者,取消其申请资格。
第11条 根据产品不同特点,规定企业使用“特许证”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有效期自发证之日算起。
第12条 “特许证”采用统一的证书格式和统一标记并由铁道部统一编号:
1、铁路工业产品制造特许证标记为TTX:
第一个T——代表铁(Tie)路
第二个T——代表特(Te)
X——代表许(Xu)可
2、“特许证”的编号,采取七位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头三位数字为产品类别编号,后四位数字为制造特许证编号,编号按发证先后次序编排,如图示(略)。
第13条 产品在“特许证”的有效期内,企业应在该产品出厂验收合格证上和包装上标明“特许证”的标记和编号。
第14条 企业在取得“特许证”后,应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并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批复的产品“特许证”实施细则的要求,接受部检验中心的日常监督检验。
第15条 取得“特许证”的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将“特许证”交回部科技局,并予以注销:
1、企业决定不再生产该项产品者;
2、企业接到上级停止使用该产品制造特许证指令者;
3、该产品已列为淘汰产品者;
4、已超过“特许证”规定的有效期,未继续提出“特许证”申请者;
5、遇有技术标准、生产图纸作重大修改,而未重新办理申请“特许证”者;
6、经抽查产品质量下降,不能在限期内改进者。
第16条 注销“特许证”产品的企业名单由铁道部统一公布。
第17条 凡经铁道部决定实施“特许证”的产品,对未取得“特许证”和注销“特许证”的企业,其主管部门不下达任务,该企业不得再生产该产品,采购人员不得采购,使用者不得使用,如果使用未取得和注销“特许证”的产品,所发生的质量事故,由使用单位负责。
生产、经销有违反本办法者,按国家《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通知有关规定处理。
第18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转让或冒用“特许证”,违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19条 发放“特许证”的工作人员和考核检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人员守则》,违者要给予必要的处分。
第20条 参照国家发放生产许可证的规定,申请“特许证”的企业,应缴纳检验费、检验人员差旅费、管理费(包括申请费、会议费、资料费),本着减少企业开支和收费单位不盈利的原则,可参考铁道部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收费暂行规定》确定收费标准。
第21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铁道部科技局。
第22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附件略)